qq300块2小时快餐_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_一小时300元的约

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偏向使用纯铁,而这时候的纯铁一般是煅铁。现在使用纯铁已经非常少了,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找到了更好的材料,那就是碳钢。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就在于含碳量,一般来说铸铁含碳量高,钢含碳量低。从铸铁变成钢的过程就涉及到后来的转炉与平炉,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。

炼钢是怎样发展的?

实际上由铁变成钢实际上有两种路线,一种是从铸铁出发,既然铸铁含碳量高,那么我们想方法降低铸铁的含碳量即可。还有一种是从纯铁出发,通过增加纯铁中的含碳量得到钢。实际上由于西方最开始使用的是纯铁,因此在制钢的尝试中,首先走了后一条路线。这条路线是锻打与热处理路线,实际上在铁的锻造中由于采用铁块本身的含碳量不同,再加上制造与热处理工艺的变化,在漫长的铁器时代中人类是偶然可以做出钢的。当然那时候人类根本意识不到含碳量对铁基合金强度的影响,因此能不能炼出钢完全看人品与经验。

在历史上,第一种有意识规模化生产的钢材是所谓的大马士革钢。类似于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一样,大马士革钢实际上也来源于印度。而由于东方冶炼技术 的特点,这种钢的制备方法走的是铸铁出发路线。印度人首先炼出铸铁,然后反复加热冷却,减少含碳量,最后得到1.5%含碳量的钢,实际上这是一种铸钢。大马士革钢被作为优良武器被阿拉伯人采用,并逐渐传到了欧洲。这大概是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。

而中世纪的欧洲由于还没有掌握铸铁技术,因此他们制作钢采用了另一种工艺,那就是渗碳法,在生铁的基础上在锻打时候加入碳形成钢,这种钢和今天的低碳钢成分接近。当然制作钢是非常昂贵的,当年的钢铁价格非常之高,因此很多武器上,只有刀刃那一部分是钢,其他部分还是铁。

炼钢是怎样发展的?

可见,在工业革命以前,制钢的效率都是非常低下的,无论是锻打还是渗碳都是间歇操作,根本无法以持续产量进行。这一切都在工业革命期间有了改变,在工业革命阶段,炼钢炉先后由搅炼炉演变为平炉,转炉彻底造就了现在的钢铁工业。

我们先来说说传统的搅炼法,采用焦炉炼铁,铁中一般含有1%的硅,为了进一步得到钢,需要进行精炼,一般来说,精炼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是将硅氧化,第二步将铁中的碳氧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类最初使用的炉形为反射搅炼炉。通过这种工艺可以将钢材的含碳量控制在0.5%-1.2%左右这项技术成熟已经到了1850年,搅炼炉的熔炼温度可以达到1400℃。

在搅炼炉的基础上,添加蓄热技术就形成了现在的平炉。蓄热技术最早由德国的西门子兄弟于1856年提出(这两西门子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西门子)。所谓蓄热就是用一部分蓄热体,一般是无硅酸盐材料,实现炉气与热风的换热,节约热风能量的消耗,由于蓄热材料耐温的限制,蓄热技术最早被应用于玻璃工业上,因为玻璃融化温度不高。但到了1867年前后,这项技术被法国人马丁用于炼钢,最后演化成现在的平炉,由于采用了蓄热体进行换热,平炉的温度可以达到1700℃左右,这个温度已经达到了钢材的熔点,因此平炉已经不需要进行搅拌了,同时冶炼含碳量更低的钢也称为了可能。

炼钢是怎样发展的?

几乎与此同时,另一种炼钢方法也开始普及开来,并最终沿用至今,那就是转炉炼钢。转炉炼钢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,在这里我们用反应工程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。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热量核算,在这个系统中输入的热量有两个来源:燃料燃烧放热,另外就是氧化反应,由于空气与碳反应是放出热量的过程。这些热量的用途有哪几种呢,首先是铁块熔化需要热量,另外就是空气加热与炉子散热的热量。那么思路来了,如果我们增加氧化反应的速率那么单位时间内放热量可以增加,是不是就可以少用燃料了呢。当时的英国人就抱着这样的想法,他们是这样考虑的,在早期我们都是直接在容器里吹气的,气流只能和铁水表面的碳反应,这样反应速率是很慢的。如果能把吹气管插到铁水里,在铁水里鼓泡,那么反应速率就会大大加快。

转炉炼钢实验在1856年由贝赛麦指导进行,结果这一实验不得了,由于氧化速度加快,根本不需要外部热源就可以维持铁水的温度,整锅钢水直接就烧起来了,险些出了危险。这次实验证明,在不加热的情况下,只要钢铁内含碳量够,就可以直接通气,利用空气与铁水内碳直接反应生成的热量维持炉内高温。转炉的温度可以轻易达到1600℃,超过了钢材的熔点,因此在熔炼过程中始终可以保证钢材在炉内成为液体。对比搅炼法,无需进行搅拌,整体更加方便,因此一经出现反响很大。当然在前期,转炉炼钢存在一些问题,并没有完全替代搅炼法。因此历史上搅炼法与转炉炼钢并存了十几年,但是在1880年以后,转炉炼钢基本上完成了对搅炼法的替代。

后来,随着电气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电炉,与感应炉等新炉型,而激光等新技术也加入了冶炼行业,由于这些技术的出现,我们可以冶炼更多的材料,人类也迎来了20世纪以来材料技术的井喷式发展。

科瑞动态

  • 玻璃窑炉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

    玻璃窑炉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

    在玻璃制造行业中,玻璃窑炉是核心设备,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决定了玻璃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。耐火材料作为玻璃窑炉的重要组成部分,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耐火材料不仅构成了窑炉的骨架,如窑顶、侧墙、底部以及蓄热室等关键部位,还承受着高温、化学侵蚀、机械应力以及热应力等多重考验。它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、抗侵蚀能力、结构稳定性等,以确保玻璃窑炉能够在连续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。 因此,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、合理设计窑炉结构以及科学的维护,对于提高玻璃窑炉的运行效率、减少故障率以及提升玻璃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接…

    耐材百科 2024 年 8 月 21 日
  • 钢铁冶炼中的“中转站”——中间包的奥秘

    钢铁冶炼中的“中转站”——中间包的奥秘

    大家好!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钢铁冶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——中间包。中间包是连接钢包和连铸机的重要部件,它在整个炼钢流程中扮演着“中转站”的角色。那么,这个“中转站”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?它常用的耐火材料又有哪些?接下来,我们就来一一揭晓。 一、中间包的常用耐火材料 中间包在炼钢过程中要承受极高的温度和钢水的侵蚀,因此,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非常重要。 1.高铝质耐火材料 高铝质耐火材料以高铝土为主要原料,经过高温烧制而成。它具有较高的耐火度和良好的抗侵蚀性,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,是中间包常用…

    耐材百科 2024 年 2 月 20 日
  • 【知识分享】炼锌工业窑炉使用耐火材料选择

    【知识分享】炼锌工业窑炉使用耐火材料选择

    炼锌冶炼焙烧炉由多种炉型,一般而言,焙烧炉为流态化的,常用的是沸腾炉,有圆形和矩形两种。 国内多使用有加料前室的圆形沸腾炉,温度为1070~1120℃,一般硫酸化焙烧温度不超过900℃。此炉使用环境较好,耐火材料内衬采用粘土砖和高铝砖砌建就能满足使用要求。 还原蒸馏炉 此炉是用于生产金属锌或粗锌,首先在煅烧中加入29%~33%的良好炼焦煤,焙烧炉粉尘灰和适量的粘结剂,搅拌压球,然后在800℃以下焦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团矿,是还原蒸馏炉的原料。 竖罐蒸馏炉 竖罐蒸馏炉是由立式蒸馏罐,燃烧室和空气通…

    耐材百科 2023 年 11 月 9 日
  • 【有色冶金】火法铜冶炼工艺及其热工设备介绍

    【有色冶金】火法铜冶炼工艺及其热工设备介绍

    火法炼铜是当今生产铜的主要方法,占铜产量的80%~90%。火法炼铜的优点是原料适应性强,能耗低,效率高,金属回收率高。火法炼铜工艺分为两类:一是传统工艺:如鼓风炉熔炼、反射炉熔炼、电炉熔炼;二是现代强化工艺:如闪速炉熔炼、熔池熔炼。火法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步骤:造锍熔炼、铜锍(冰铜)吹炼、粗铜火法精炼和阳极铜电解精炼。 火法冶炼工艺分类 (1)闪速熔炼 闪速熔炼(flash smelting)包括因科(Inco)闪速炉、奥托昆普(Outokumpu)闪速炉和旋涡顶吹熔炼(ConTop)3种。…

    耐材百科 2023 年 4 月 11 日

联系我们

158-3805-3888

在线询价:1717402540-bf431eac096e8a7318e246912d8e93c

耐火材料指标、价格、货期、使用等任何问题,欢迎咨询

微信询价